因为收受工程老板2万元钱,安徽省灵璧县一名副镇长一审被当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,缓刑两年。然而,在判决之后,这名副镇长依然在位。当地镇党委书记杨殿銮让记者"不要报道,没有新闻价值",并表示"2万元也没多少钱","要保护当地干部"。(1月24日 人民网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一个"干部"被法院判刑后依然在位,到底有没有新闻价值呢?官员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,他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有新闻价值的,而设若官员再犯了法,那么无疑就更有新闻价值了。在一个法治社会,官员犯了法还依然在位,这简直具有天大的新闻价值。
一直以来,官员的贪污受贿都是百姓最关心的社会事件之一,这无疑又增加了这件事的新闻价值。然而,这位镇党委书记却断言"没有新闻价值",还说"2万元也没多少钱",这恐怕只能说明他的新闻观很具有"现实主义"。
现实中,犯了法依旧在位的官员,这位副镇长不是第一个,以时下的社会语境而言,也不见得是最后一个。甚至我们能看到,拆迁拆出人命的官员依旧在位,还能看到买官卖官被处理后,买官的官员也依旧在位。跟这些现实相比,一个贪腐副镇长的新闻冲击力确实不够。2万元虽然对于百姓来说并不少,但跟那些巨贪相比也似乎成了"没多少钱"的小数目。
新闻价值总是相对的,在那些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正直人看来有新闻价值的事情,对于官官相护的麻木者而言,就是"没有新闻价值"的。其实,真正有新闻价值的事情不仅在于一位官员的非正常在任,更在于当地对于官员犯法的麻木态度。
更可怕的是,这样的麻木来自于这位副镇长的顶头上司。如果一位镇党委书记可以想当然地认为,下属即便是被判了刑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,即便是贪污个一万两万,也不是什么大数目,我们或许就能够理解,这位副镇长是如何走上贪污的道路了。
值得庆幸的是,新闻价值一直以来都是由民众的关注来决定的,而非来自官员们的规定。否则,在这样的麻木之下,恐怕很难再找到任何有新闻价值的事情。
古人说"勿以恶小而为之",现实生活中总是把"恶小"不当回事儿,即便是再恶劣的事,也总是能找到更恶劣的事情来参照,即便是再大的贪污数额,也总是能找到更大的数额来说明"没多少钱"。正是因为在官员中存在着不少这样的麻木者,才使"有新闻价值"的贪腐事件层出不穷。
如果犯法依然在位的副镇长还不够"有新闻价值"的话,那这位镇党委书记对贪腐官员的麻木态度,则实在是很"具有新闻价值"。
2011年1月28日星期五
转发: “要保护当地干部,不要报道,没有新闻价值”
于 11-1-24 通过 蔷外楼 作者:墙外仙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