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30日星期六

椿桦:有关部门咋成了“无关部门”

椿桦:有关部门咋成了“无关部门”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1年04月21日09:47  珠江晚报

  上海、温州的“染色馒头”事件未了,沈阳的“毒豆芽”事件又来。据《法制日报》报道,“毒豆芽”在沈阳乃至全国来说,其实并非“新生事物”,而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老问题。但对于这个老问题,沈阳的工商、质监、农委各部门在相关专题会议上,都说这事儿“不归我管”。

  印象中,我们的有关部门其实是很喜欢管事的,早年的“十个大盖帽,围住一个大草帽”,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后来,企业发展起来了,这个说法就变成了“十个大盖帽,围住一个厨师帽”。您看,管事的人往往比干事的人还多呢。

  但为什么小小的豆芽,经历多年至今仍旧没人管呢?我想这里面起码有两个原因。原因之一是,豆芽出事了,谁也不想承担责任。类似的情况,咱们可是见过不少,譬如去年,地沟油被揭发出来,郑州媒体采访当地各部门时,质监、工商、卫生等部门都不约而同地声称:“地沟油主要不归我们管。”原因之二便是,豆芽这东西实在太瘦小、太不起眼,没什么油水可捞,您真要是“管”了,这卖豆芽的小贩估计就不干这赔本的买卖,转行掏地沟油去了。

  上述原因,同样适用于其他与豆芽菜雷同的行业。这么说,是否其他有利可图的行业,就有人抢着去监管呢?这个其实也不太好说,但如果将这个说法换成“争抢监管权”,或许就是肯定的答案了。很多时候,“监管权”并不等于“监管”,它也可以与“罚款”划等号。就在前天,新华社有个报道说,当下,一些地方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“执法为利”,为罚款而放任企业违法。这个现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“养鱼执法”等违法者的胆子大了、犯罪情节严重了,再以此为筹码,找企业要大钱去。这种现象,其实也是一种“不管”。

  莫非,有关部门都成“无关部门”了?看到这,你大概就明白,为什么有害食品屡禁不绝、层出不穷了。不是我们吃的东西没管的人,而是没人管。或者说,管事的人并没有去管事,而是盯着人家口袋里去了。大家不妨仔细想想,我们见过的许多事儿,是不是都可以从这找到答案?说起来,这个事情其实挺叫人沮丧的,理论上,明明我们纳税雇用了监管人员来替我们把关,但许多工作人员拿了工资却把咱们的托付视为无关,这样的结果其实比不雇他们要糟糕得多。更糟糕的是,雇不雇他们却不是咱们平头百姓所能决定的事儿。

  那么谁能决定这些事儿?管监管部门的市长、区长们肯定能。所以,监管部门不作为、乱作为,当地的政府首长难辞其咎。冤有头,债有主嘛,既然政府下属部门不担责,就只能找上级问责了,总不能,你不管,他不管,大家都不管吧?不过话又说回来,假如政府首长也不担责咋办?从过往许多重大公共事件来看,问责要问到政府一把手,可不比杜绝有毒食品要容易。

  椿桦

http://news.sina.com.cn/pl/2011-04-21/094722332495.shtml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